旅游资讯 - 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导游词——洛阳导游大赛导游词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大家好!欢迎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东周时期洛阳历史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厅。

第一展厅

我们首先步入的是第一展厅,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周朝。

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朝代中,周朝是最漫长的一个朝代,绵延长达近八百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在今天陕西西安的西南部),历史上称为西周。然而,西周只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繁荣便走向衰落。公元前771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结束。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他就是周平王。由于当时镐京残破,犬戎不断侵扰,迫使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强势诸侯的护卫下,东迁国都于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阳,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长达515年的东周时期,史称“平王东迁”。

史学界把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大时期。从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代。

“王城”是周平王东迁之后逐步修建起来的一座新的都城。它是周平王至周悼王及周赧王共14王的都城所在,沿用时间达300余年(周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皆居成周城)。

在这张表中,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东周时期的25位天子有些居住于王城,有些却居住在成周城。为什么会有两个都城呢?

因为周悼王时爆发王子朝之乱,朝(王子的名字)杀死了悼王,并且不拥护之后而立的敬王,迫使敬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离王城,迁居成周城。成周城是西周时期在洛阳修建的都城,时间要早于王城。西周初年,为了有效的控制东方,武王命弟弟周公(姬旦)营建洛邑修建了成周城,位置就在今白马寺以东孟津县平乐乡金村。

列国争霸,群雄逐鹿,是中国历史步入春秋战国时期最突出的特征。虽然说“礼崩乐坏”的形势下,列国中很多的都城规模超过王城,但王城作为“天子”之都,仍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在列国都城中享有最高的规格。

关于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演变,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但因历史久远,昔日壮观的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不见踪影。20世纪50年代,文物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在今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两岸进行了全面勘察和发掘,并在涧河东岸的小屯村发现了汉河南县城遗址,进而根据汉河南县城与东周王城的沿袭关系,以河南县城为基点,找到了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范围和布局。

勘察表明,东周王城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曾多次修补。到西汉后期,整座城池开始逐渐荒废。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建城邑,修筑边长九里的方形城制,每边三个门,共十二门。每座城门均有三个通道,城内设经、纬大道各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神坛社稷,前面建有殿庭,后面建有商贸市场,这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者们设想的营建都邑最理想的蓝图。这种《周礼》中记载的理想化的建筑布局与考古勘察发掘的周代都邑遗址并不一致,但它仍对后世都城的设计和营造具有深远影响 。

我们看到的这张图是现在的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考古勘探所绘制出来的2000多年前东周王城的城市布局。

王城北依邙山、南傍洛水,城市平面略呈方形,遗址面积约九平方公里,城内分布四大功能区。城址西南部为宫殿区,其东为粮窖区,西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东部为陵墓区。博物馆就位于陵墓区的范围之内。

下面我们将通过实物及展板来了解下王城遗址内的考古发现。

宫殿区位于王城遗址的西南部,今瞿家屯一带,北至行署路,东至涧东路这一区域内。1959年,在瞿家屯一带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基址附近出土有大量东周时代的板瓦、筒瓦和各种形式的饕餮纹、云雷纹瓦当,这些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结构坚实,制作精美,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为后世建筑材料的生产发展提供了借鉴。这里应该是东周王城内一处重要的宫殿建筑区。

考古发掘表明东周各国的城市建设都已具备了用水、排水等公共生活设施。2004年,在洛阳盛世唐庄的东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群中,发现了筑城时修建的排水和取水设施。

仓窖区位于宫殿区东南,自70年代以来,在这里勘探到粮仓80余座,考古发掘其中20余座,这些仓窖排列有序,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发掘的仓窖均为口大底小的圆形,口径及深度都在十米左右。这批仓窖兴建于战国中期,沿用至西汉初年,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大型地下粮仓,对研究战国时期储粮管理制度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重要的价值。

在任何一种文明中,城市生活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工商业。周都洛邑是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城市。东周时期,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代表的都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王城遗址内的西北部,发现了大规模的烧制建筑材料、日用陶器、坩埚和随葬明器的窑场,附近还发现了制骨作坊、制玉制石作坊、铸铜作坊等。这些表明王城遗址的西北部,是周王城的手工业作坊区。

在王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而青铜器铸造技术则代表那时候最高的工业成就。

蟠龙纹铜方壶和方格纹铜罍是盛放酒的器皿,是古人在祭司和举办大型欢宴时使用的。这件蟠龙纹铜方壶长颈、垂腹,长方形口,上带壶盖铸造成盛开的莲瓣形,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颈腹部有蟠龙纹,腹两侧有对称的兽头。器形高大,纹饰精美,结构严谨精巧,制造工艺繁缛。

带钩是古代用于扣系腰带的钩。其形体以钩钮连体为特征。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的皮带扣。当时的人们穿的都是宽袍大服,衣服需要束系,战国经秦汉时代,带钩使用极为普遍,带钩的钩面一般都有精美的纹饰,这件带钩就使用了错金银工艺。庄子说:“满堂之座,视钩各异。”钩挂在革带上的样式各式各样,应当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铜鉴,就是指青铜镜子。这是一件东周时期的透雕夹层铜镜,我们看到的是铜镜的背面。它是由两片铜分铸,然后压制在一起制作而成,镜子正面打磨光滑用来照面示容,镜子背面铸出漂亮的镂空纹饰。

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有了较大的进步。贸易往来频繁,货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以物易物已不能满足当时的商业需求,因此出现了货币。这里展示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最早的金属货币青铜“空首布”,是由一种农具“镈”的形状发展演变而来的。由于“镈”和“布”的发音相近,称它为“布币”,又因为它上方把首是空心的,所以叫“空首布”,形状和铲子相似,俗称“铲币”。

东周时期下层贵族和上层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铜礼器的陶“礼器”随葬。在各地发掘的大量战国小型墓里,随葬品甚少,却都有着一组仿铜的陶器。把天然的矿物质颜料渲染在已经烧制好的陶器表面上,不再经过二次烧制则称之为彩绘陶器。如我们面前的彩绘陶壶、彩绘陶鼎、彩绘陶豆。东周时期的彩绘陶器,往往是在一件器皿上使用多种色彩,用色大胆,构图对称平衡,装饰性很强。

这件彩绘陶壶颈部和腹部布满了几何云纹,肩部有两个铺首衔环的兽头,前后有两对长着华丽羽毛的凤鸟。它在当时是用来盛水盛酒的。而这一件彩绘陶豆主体纹饰是两条变形的夔龙纹,龙身为黑底着绿色圆点纹,有几组红色彩带缠绕龙身。特别是龙头为绿色,尖角、呲牙、吐舌。同一件器皿上,红绿搭配,着色大胆,色彩鲜艳。

这组彩绘陶器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的掩埋磨砺使它的色彩、线条已经显得暗淡、斑驳,作为东周时期的彩绘陶器,作为那个遥远年代的艺术品,它们都显得弥足珍贵。(这些都是当时陪葬用的明器)

这些珍贵的文物大多出土于东周时期的墓葬。五十多年来,洛阳发掘清理了数以千计的东周墓葬。考古学者们对东周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制度等都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东周的25位天子,死后也都葬在了洛阳,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史籍记载的不确切,关于东周陵区的定位,王陵的确定,丧葬习俗、陵寝制度、等等问题一直难以明确。

随着上世纪20年代金村大墓、50年代西小屯“甲”字形大墓、本世纪初27中学“亚”字形大墓、王城广场大型车马陪葬坑等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加之学者们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关于东周王陵的疑团已经基本明确。学者们把东周王陵按地域分为王城、成周、周山、三大陵区。

王城陵区是东周王陵最重要的陵区,位于东周王城的中部及东南部。王城陵区内大量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有了墓葬,目前发现的商周墓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的数量与组合,都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财富。商周时期,中小型墓葬没有墓道,这时期墓葬的形制为“竖穴土坑式”。目前,发现的带墓道的大型墓葬从形制上可分为三类:南边一条墓道的墓葬为“甲”字形墓,南北两条墓道的墓葬为“中”字形墓,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墓道的为“亚”字形墓。

2001年,洛阳市27中学校院内,发现了一座大墓。墓葬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墓道,朝南的这条为主墓道,长约30米,墓室为夯土结构。这种墓葬的平面形状和汉字中繁写的“亞”字相似,考古学上称其为“亞”字形大墓,“亞”字形墓葬在形制上,是竖穴土坑墓时代规格最高的墓葬,这是目前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亞”字形墓。这座墓葬在发掘之前,曾被多次盗扰,在残余的随葬品中,出土一件青铜鼎,青铜鼎上发现铭文,“王作宝尊彝”。铭文中清晰的“王作”字样,说明这是天子的使用器。这座墓葬特殊的形制,有铭文的器物出土,一起证明了这座偶然发现的墓葬是东周时期某位天子的陵墓。学者们从出土器物分析,这座墓的年代为春秋初年,迁都洛阳的周平王在位时间长达51年,所以有学者大胆推测,这座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周时期第一位天子----周平王。

2002年,洛阳市规划修建周王城广场,考古工作者在近1.7万平方米的区域内进行文物勘探。共发现东周墓葬397座、陪葬坑18座。除了两座墓为带墓道的大墓外,其余的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模型展示的是中区190号墓。这是一座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坑积石墓,椁室外四周堆放鹅卵石,在墓室中填入鹅卵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盗掘。虽然做了防盗措施,但很可惜这座墓还是经过多次的盗扰,我们在墓室的北部,西部,中部,南部都发现有盗洞。

这座墓室口部略大,墓口长6米宽5米,墓底长5.5米宽4.76米,墓室深11.7米。墓室墓壁稍斜,在距现在地表深12.3米处,出现椁顶板痕迹,铺满整个墓室,椁顶板的中部凹陷。从朽痕看,椁顶板至少有18块,每块宽度约为0.35米。木椁是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之一,在商代墓葬中已有发现,战国和西汉时期非常流行。商周时代的墓葬,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块长方形土圹作为墓室,墓室内放置葬具。葬具使用上则是棺椁并用。用木材构建成长方形或方形的椁室,将棺放置其中。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春秋战国时期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贵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椁。

椁内常常放置随葬品,这座墓葬的椁顶部出土有石珠,玉片饰,铜铃等,由此推测,椁室内应该放有随葬品。在椁顶东侧南北向并列放置了3辆车,车辕向南,没有发现马匹的遗迹。由于多次盗扰,3辆车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像这种墓葬中放马车的陪葬实属罕见,为保护这一重要遗迹,整个墓室没有再向下发掘,而是对这座墓室进行了回填保护。

尽管这些带墓道的大墓里埋葬着数量众多的随葬品,即便这样,有的墓主人依然认为,这不能够表现自己生前的财富,不能够满足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的需求,因此,在大墓的旁边往往会发现一些附建的陪葬坑。陪葬坑中有些是放置马或马车的,有些是放置生活器物的,这两种陪葬坑在洛阳发现的都很多。

这座器物陪葬坑,是1982年在解放路与汉屯路发现的。它是迄今为止洛阳发现的东周时期规模最大的器物陪葬坑。整座陪葬坑长5.8米,宽1.1米,深10.5米,这种深度在陪葬坑中是极为少见的。发掘时,共出土器物196件,主要以青铜器为主,还有少量的玉、石、骨角器等。这些器物,放置的很有规律,大致分为三类:右边这些青铜壶、青铜盘、青铜罐是当时的一些贵族使用的铜质生活用具;中间放置的铜编钟、石编磬是两种古老的打击乐器,编钟敲击的声音低沉浑厚,编磬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后人所说的金石之声、金石之乐就是由此而来。陪葬坑的左侧放置的是当时的礼器,大部分以青铜鼎为主,它是用来烹煮肉食的饮食器。

王城陵区的考古调查有形有物,彰显王陵气派;金村陵区,则是另一番景象。

金村陵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进村一带。金村陵区的发现,源于1928年夏天的一场特大暴雨。暴雨过后,金村附近一处地面塌陷,漏出一个巨大的洞穴,好奇的村民前去探查,在洞穴深处发现了埋藏地下的宝物。于是,金村有宝物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全国。1928年的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是饱受西方列强瓜分强食的年代。当时,远在开封的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闻讯赶来,组织村民们开始长达六年的疯狂盗掘。八座带墓道的大墓被先后掘开,数千件精美文物相继挖出,陆续走私出境。目前,洛阳只保留了一件金村大鼎,现收藏于洛阳博物馆。金村陵区出土的青铜器,凝聚着古人们先进的制作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它们是东周时期青铜器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当时青铜制造的最高成就。镶嵌工艺、错金银工艺的成熟运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色彩亮丽、造型生动、美轮美奂,遗憾的是这些精美的国之瑰宝,如今,却收藏在国外的博物馆,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资料照片来一睹它们华丽的面容。

齐侯宝盂(文物仿制品位于展厅中央),也叫齐侯宝鉴。在古代是一种大型的盛放器,可用于盛水、盛冰。1957年在孟津县平乐乡附近的邙山坡上发现,从器物内壁的二十六字铭文看,应该是春秋晚期,齐候为女儿仲姜嫁给周王所做的陪嫁物。宝盂高43.5厘米,口径70.3厘米,重75公斤,敛口、侈沿、鼓腹、圈足,腹部有均匀的环带纹做装饰,腹部四周有四只衔环兽耳,造型奇特,活泼生动。

周山陵区,位于现洛阳市高新开发区。周山,原名秦山、秦岭,传说山下葬有周天子,百姓们叫它周山,山上有三座大冢紧密相连,俗称三山。有人说,这里是东周时期景王、悼王、敬王的陵墓所在地。2002年的时候,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前往周山陵区进行考古勘探,确定这里为东周时期周王陵墓,由于没有发掘,至今无法确定是哪几位周天子。如今,周山陵区已开辟为“周山森林公园”。

礼乐文明

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周公“因于殷礼”制作了周礼。所谓“礼”是规定天子、诸侯、大夫、士必须遵循的等级制度,所谓“乐”,是规定典礼仪式所使用的乐舞。

在礼制的范畴下最能体现阶级等级和权力象征的就是青铜鼎。青铜鼎,在我国的商周时期不仅是用于祭祀宴飨时盛放烹煮肉食的器皿,也是国之重器,是王权的标志、政治的标志。鼎作为国家重器,象征着奴隶制王权,所以有“得鼎者得天下,失鼎者失天下”一说。《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道:“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意思就是说:置立于王室或宗庙内青铜鼎的转移,就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诸侯国的灭亡。所以,在古代人们就把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关于青铜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列鼎制度。列鼎制度出现于西周初期,成熟于西周中期。它是指在使用鼎的时候,将一组形状相同,纹饰一致的铜鼎,按尺寸大小依次排列。在礼乐制度森严的时代,用鼎数量的不同,显示着主人身份的贵贱。列鼎制度的核心,是鼎与簋(guǐ)组合。鼎用来烹煮肉食,簋则盛置黍稷等谷物,两者相配使用。二者的组合也成为祭祀、宴飨的象征。与鼎相配的簋也是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排列。在使用时,鼎呈奇数使用,簋呈偶数使用。鼎和簋的礼器组合,成了区分大小贵族等级的标志。

列鼎制度是贵族礼制的一部分,与贵族等级身份密切相关。《仪礼》等文献对东周时期列鼎的使用和鼎簋相配制度有许多记载。如规定:天子用九鼎,我们熟悉的“一言九鼎”也由此而来;诸侯、卿大夫用七鼎;下大夫用五鼎;士在特殊的场合使用三个鼎,一般情况下使用一个鼎。九鼎配八簋,就是天子级的最高配置。

我们看到的这五件铜列鼎是出土于同一座墓葬中的。根据数量,我们可以判断出墓主人是下大夫一级的贵族。您看,它们的大小并无规律,而且从形制上还分为了兽足鼎和柱足鼎。这是两种鼎混放在一起,于“列鼎”的要求不相符合。这是因为东周时期,群雄争霸,战乱频繁,居住在王城的王室贵族财力衰退,没有能力组织五件一致的器物;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礼器的使用已不再那么严格化,出现了凑数的情况。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被看作中国走向成熟文明的主要标志。他把前代遗留的乐舞进行了整理,建立了雅乐体系。

钟和磬构成金石之乐。以它们为代表,严格等级化的乐悬制度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与列鼎制度共同形成了礼乐制度的核心。

中国的乐器经历了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到拨弦乐器的演变过程。钟和磬是主要的打击乐器,以钟和磬为主导地位的“金石之声”代表了宗周的雅乐系统。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组编磬。磬是用发音清亮的石料制成的。它清脆悠扬的音色,在远古人看来,是可以通神到达天界的,所以,古人用“天籁之声”来形容磬的声音。编磬是指若干个磬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成编,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上古时代,“乐”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正是由于主人身份的不同,编钟、编磬的悬挂方式,使用数量,演奏的曲目也不相同。乐器的拥有,经常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我们熟悉的成语“钟鸣鼎食”就是用来借指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古人将一切温润而又有光泽的青、绿之美石都称之“玉”。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中国古代人对玉情有独钟。佩玉不仅是配戴者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礼制的要求。形成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的组玉佩的规格与佩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玉器的使用大致分为“礼玉” 、“配玉”和“葬玉”三种。古人认为,莹润而光泽的玉石,可以沟通天地人神。礼玉就是祭祀时使用的礼器。礼玉的代表是“六瑞”又名“六器”,即璧、琮、圭、璋、琥、璜,分别用来祭祀天地四方。这里展出的玉璜和玉璧就是“礼玉”,玉璜祭祀北方,玉璧用来祭天。

进入东周时期,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变革,玉器的使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化的标志有两个:一是玉器的使用越来越摆脱宗法礼制的束缚,减少了神秘性而加强了实用性;二是人们对玉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佩玉成为玉器使用的主流。

“佩玉”又被称为“德玉”,这些玉龙是人们佩戴时使用的,东周时期,有身份的男子都以佩玉为时尚。“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通透晶莹的玉石是君子高尚情操的象征。

我们现在走进的是第一展厅的最后一部分,在这里主要向您介绍的是“车马殉葬制度”。

车马坑和马坑是商周时期殉葬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天子、诸侯、贵族等具有相当政治地位和拥有相当财富的葬主,下葬时,在礼仪规定的范围内,随葬一定数量的车马。送葬的车马由专门负责车、马的官吏负责置办;送葬完毕后,这些车马要就地随葬。墓主人身份地位越高,陪葬的车马数量就越多,年代越早,车马陪葬就越为规范。中国古代对乘舆制度非常重视,周代规定的乘舆制度是周礼的重要组成内容,被统治阶级作为代表等级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商周时期,特有的一种以实用的真车真马殉葬的车马殉葬制度,是贵族阶级丧葬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参观车马陪葬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从车马陪葬坑中出土的金属车马器。

古时,车子的主体部分都是用木头制成的,为了使关键部位牢固,使用了许多金属构件,这些构件就是车马器。

铜銮铃,马车上的仪仗器,立在驾辕马匹轭顶与衡上,马车在行进的时候銮铃铛铛作响,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它精美漂亮的外形也有装饰性作用。

青铜节约,马车上的节制约束器,可以起到固定和连接的作用。

贴金铜軎(wèi)辖。古代的车辆安装在车厢下的车轴是固定的,不随车辆进退而转动,车轴的两端装上轮子后,轮子转动,轮外还露出轴头,为了保护轴头,古人就套上了一个直筒状的铜帽,叫做軎。軎上有軎孔,可以插入车辖,古代车辆上的辖是古代车马器中用以固定辖的一种铜质的键,与今天我们所说插销的作用是一样的。辖一般做成长条形,插入辖以后,贯穿至底,便牢牢地将軎紧套在轴头上,车辆行进时,稳当阻止车轮向外脱出,插入车軎的辖,随时可以拔取。“去其辖,车不行”。辖唯一的功能在于统管车辆的行驶,去掉了辖,车就不能行进了,说明小小的辖在车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所说的管辖、统辖就是由此而来。

中国历史上的商周时期,非常盛行真车真马殉葬;但是到了东周末年战国的时候,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的逐渐进步,逐渐由真车真马殉葬趋向车马明器殉葬,现在展示的两件小铜马就是当时陪葬的明器。

车马坑展厅

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下文物古迹层层叠压,非常密集。为了确保基本建设中文物古迹的安全,按照国家《文物法》要求,在建设施工之前,必须由文物部门进行考古钻探和发掘。

2002年,为修建河洛文化广场及人防工程建设,文物部门对脚下这片近三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共钻探出古墓近千余座,马坑、车马坑四十九座。发掘其中的墓葬二百一十多座,马坑、车马坑十八座,其中“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更是引起极大的轰动,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关注。

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存,市政府修改了设计方案,建造了这座博物馆。我馆的主题陈列就是“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

在这一展区内,我们参观到的是原址陈列的马坑和“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

马坑和车马陪葬坑以及器物陪葬坑,这些都是商周时期大墓的组成部分,用以放置主人的生活用具。目前,考古见到的最早的车马陪葬坑,是安阳殷墟商代晚期的车马陪葬坑。

我们面前的是东周时期的车马陪葬坑。西区六号是一座马坑,发现时距地表一点二米。坑内殉葬有两匹马,头朝南尾向北,整齐的摆放着。这座殉马坑与大型车马坑相比,规模小的多,也没有发现车,但主人的身份应该是个贵族。

眼前这座马坑和后面那座大型车马陪葬坑,位置上高低错落,面积相差很大,它们都是东周时期的陪葬坑,但是它们分属于两个主人,两人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

下面我们将重点了解“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

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长42.6米,宽7.4米。坑底距地表深度为2.2到2.7米。坑内殉马70匹,车26辆。这些马车头朝南,尾向北,呈两列纵向摆放着。这支队伍应该是由北向南摆放过来的。放置这些车马时,因为坑的面积太小了,所以许多辆车叠压在一起。你看,我们眼前的这驾车应该是最后放进来的,它压在了先放进来的车的车衡、车辕上。在这一角很多辆车叠摞在一起。虽然这种叠压的情况非常明显,但是纵观这支车队,车马排列的还是较为整齐有序的。这支车马队伍是主人使用的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作为随葬品被掩埋在这里。

车,是古代陆地上用轮子转动的交通工具,古代使用的车主要是马车。这些车是用木头制成的,这些木头车被掩埋在泥土中慢慢的朽化,紧压着车子的泥土慢慢的渗透。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木头完全被泥土置换后的车的形态痕迹。那些曾经重压这些车子的泥土,如今却成为这些车子能够保持轮廓的依托。我们通过这辆车,向大家简单介绍古车的结构。

最前面的横木叫车衡,车衡左右连系的这件人字结构的构件叫车轭,将车轭系在马脖子上,马一行进,就拉动车子前进了。这两个圆形的痕迹,就是放置銮铃的位置。銮铃是马车上一种仪仗器,銮铃的多少也与等级有关。

纵向的这一根叫车辀(zhōu),也就是车辕(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讲,一根的叫辀,两根的叫辕;驾马的叫辀,驾牛的叫辕。)。从最早的商代车马坑里的车子开始,直到秦末汉初,中国的马车一直是独辕车。车辕从车衡连接到车尾,最后露出车厢的叫车踵(乘车人上车时脚踩的地方)。这个大致呈方形的部分叫车舆,也就是车厢。

2000多年前,有身份的男子出门,要正襟跽坐在车厢里。这根横木叫做车轼,是乘车人把扶的地方。如果在出行的路上遇见身份相当的人,“应为敬时,则落手凭轼。”行礼时把手放在车轼上。车厢两侧的是车轮,这些小横条是车辐,《周礼·考工记》介绍说“轮辐三十”,这个车马坑内的车辐为二十八到三十根。车辐之所以多,原因是车的轮子大。

中国古车从产生之初起,就是轮高、马大、车身小。《世本》记载“奚仲始作车”,是说夏代的奚仲创造了车。据说夏代就有了管理车辆的官员叫“车正”,奚仲就是夏代的车正。《后汉书》中说“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夏代的车目前没有考古发现,但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车是商代晚期的,在距今两三千年以前,象这样的木轮子车,在中国开阔、平坦的黄河流域驰骋。在商代车战盛行,快速、冲击力强的马车上了战场,成为主要的战争工具。在中国古战场上,一辆车四匹马组合成了一驾战车,叫一乘。“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是由车和马组成战车的多少,形容国力的强弱。商代车马坑里的车主要是战车。东周时期,骑兵和步兵在战场上的威力越来越明显,车战逐渐退出战争,马车成为贵族主要的交通和狩猎工具,成为贵族身份与礼仪的象征。

车辕的两侧,左右对称整齐摆放着的是驾车的马,这些马也已经成为了骨骼,但是它们整齐一致,很有规律。学者们分析,这些马是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被人按照事先的计划,整齐的摆放出来的。

这些当年做工精良,装饰华美的马车,曾经伴随者贵族们游玩享乐。在狩猎活动中,狗是必不可少的伙伴,在这个车马坑里我们还发现了七只狗。它们主要出现在最北面车子的车厢下,只有一只例外。这只小狗的位置十分奇特,它出现在马坑的半中腰,伴随着它的是一块卵石。学者们分析,这些狗是被绑缚在车旁活埋的,填土时,惊恐万状的小狗纷纷躲藏到车厢下去躲土,结果当车厢压塌后,那些狗也都压死在车厢里。这只小狗,挣脱了绳索向坑外爬,还有一步就逃生有望时,被人发现了,一块卵石击中头部,中断了逃亡,也中断了它的生命。黄土掩埋了这一切,托举着这小生命停留在这里。

在这个车马坑里,除了这些遗存外,我们还看到两处方坑,这是两座东周墓,它们的年代晚于车马坑。

东周时期的墓地制度据《周礼·春官》记载分两类,一类是由冢人掌管的王者所葬的“公墓”。这是贵族墓地,由“冢人”根据爵位的等级,安排各个家族的墓葬位置。第二类是由冢大夫掌管的国中庶民所葬的“邦墓”,令国中平民划分区域聚族而葬。我们所在的这一区域,应当是当时的公墓区,在修建这座车马坑时,这一区域是有专人管理的,两座陪葬坑高低错落,互不干扰。但是若干年过去了,这里不再有人管理了,修这两座墓的人们不知道这里有陪葬坑,于是在这里又修建了两座墓。考古学把这种现象叫做“打破”。这两座墓葬的填土由坑底向下还有七到八米,比车马坑要深许多。从勘探情况来看,没有盗掘痕迹。我们在这个车马坑里看到的这些遗迹中,这组车马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晏子春秋》里说“有车之家,一国之权臣也”。坐车体现着“尊卑上下,各有等级。”制作做工考究,装饰华丽的马车更是一个集大成的工艺。《周礼·考工记》说“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贵族们对车非常珍爱,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往往把自己的车马殉葬。这驾车的车舆为圆形,大该是用韧性材料制作的。这些青色的是青铜节约,它是连接韧性材料的,这些十字形的节约,在这片广场上发现的非常的多。

由于古代道路与城门的限制,马车的大小,在外形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既然在车型上没有大的区别,那区分等级的标志是什么呢?

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车,您会发现那些驾车的马数量各有不同。从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商代的马车,一直到西汉初期,中国的古车一直是独辕车,那么驾车的马就是偶数出现的。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驾一车,这种车型在这里很常见共有十五辆;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成,一边两马,四马驾一车的车有八辆;在这整个队伍中,最独特,最与众不同的是这辆车,其他车两辆一排,它是单独成排,车子的轨距,比其他的车子稍大,我们再来看马,以辕为中心,一边三匹共六马驾一车。

这些二马、四马、六马驾的车分别在表现着什么样的等级呢?

关于当时的乘舆制度,文献上有两种记载。《逸礼·王度记》上说“士驾二、诸侯驾四、天子驾六”;《毛诗》上说:“士驾二,天子诸侯同驾四”。由于这种记载的不同,引起的学术上的争议,一直是争论不休。面前的这座车马陪葬坑,出土于王城遗址中,王陵区内。在这个陪葬坑西南三十米内,也发现大型墓葬,应当是一座天子墓,这是天子墓的陪葬坑,这一辆马车就是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真实再现。所以它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座车马坑被誉为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为了保护它而修建的这座博物馆被命名为天子驾六博物馆。

它们曾经是中原大地上最显赫的仪仗,像这样的两列队伍纵向摆放的车马陪葬形式也是非常罕见的。它的发现在史学界意义重大,它印证了“天子驾六”这一记述的正确性;它在考古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为王城陵区东周时期的陵寝制度、陪葬制度、乘舆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站在车马坑的北端,仔细观赏这座车马坑,您就可以领略到天子仪仗的威仪。这些车马曾经陪伴着主人驰骋,在墓葬的一侧,修建这样的陪葬坑,是主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是彼岸的世界里安全保卫的需要,交通便利的需要。主人把它们掩埋在这里,是希望在那个世界里,它们可以继续陪伴自己驰骋。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它们重现天日时,一切已经变成了遗迹。一切都是静默无语的,可是如果能够瞬间给予它们生命的话,我们面前的将是一队车粼粼,马萧萧的壮观景象!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一遗迹,在原址上修建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从2003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它成为了解洛阳东周文化的窗口,被誉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景区门票:30元/张

景区地址: 洛阳市西工区东周王城广场

以上导游词由洛阳旅发委好导游平台提供

更多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好导游


关于我们   服务说明   积分商城   协会工作汇报   协会章程  
洛阳市导游协会 豫ICP备16006145号 版权所有,联系电话:17537940221
请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友情链接: 洛阳旅行社  |   洛阳导游  |   洛阳旅游  |    洛阳一日游  |    洛阳出境游  |    洛阳牡丹花会  |   

扫一扫,加关注!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具体请咨询客服人员。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86963948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