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 洛阳牡丹相关的4大历史名人

一、武则天——洛阳红

历史上曾有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传说,传说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着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更激怒了武则天,武则天便又下令烧死牡丹。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反而开的更盛。这种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后人叫她‘洛阳红’。

其实,武则天尤好牡丹。据唐代舒元舆《牡丹赋并序》说:武则天家乡,早就种有许多牡丹,而且品种“特异”。因此,她曾将家乡的牡丹珍稀品种移到京城,使京城牡丹得到空前发展。武则天在洛阳建立武周神都后,又将长安的一些牡丹带到洛阳来,对牡丹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如今,牡丹品种中有‘武后红’、‘洛阳红’。

二、杨贵妃——雍容华贵 

一次在欣赏牡丹时,唐玄宗命李白进新词助兴。李白带醉应诏,写下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第一次把秾艳富丽、雍容华贵的牡丹与东方维纳斯杨贵妃相提并论,名花、美人相得益彰。

在我国,杨贵妃可以说是雍容华贵的牡丹的代名词。而日本培育的一种深桃红色牡丹品种命名‘杨贵妃’,由此可见牡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日本海沿岸有一个叫久津的渔村,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的人们坚信一个久远的传说:当年在安史之乱的形势逼迫下,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自缢只不过是偷梁换柱的把戏。杨贵妃并未死在马嵬坡,被缢死的其实是她的宫女。真正的杨贵妃乘坐“空舻舟”飘往大海,听天由命地漂泊至东瀛一个叫做“唐渡口”的地方,这便是如今日本山口县的久津。杨贵妃在久津终老后,村人合力将其葬于隔山望海的地方。山口县至今仍有杨贵妃墓供人参观,是著名景点。杨贵妃墓附近,还供奉着一尊掩映在牡丹丛中、造型颇为优美的杨贵妃塑像。这也让人想起白居易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名作《长恨歌》中的名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三、欧阳修-花神 

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时,发现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家,遍植牡丹,日盛于世。欧阳公大为感动,于是遍访民间,详尽考察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技术和品种,以及风俗民情,写成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其后又写《洛阳牡丹图》等,补充了许多宝贵内容。其‘天下真花独牡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等精采论断,常被后人引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第一句话:“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接着以写道:“是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由此奠定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地位,影响了洛阳甚至中国的牡丹事业发展。后来,人们尊欧阳修为四月的花神,如今,洛阳神州牡丹园大殿里供奉有“花神” 欧阳修的塑像。

四、卞氏大参公——枯枝牡丹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卞公见奸人当道,又不甘为金人效力,遂辞官隐居盐城便仓,并从洛阳携带红、白牡丹二株,栽植于庭院,植花明志:取其红者,以示报国赤诚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廉洁。卞公亲手种植的牡丹如今仍然枝繁叶茂,因春季含苞待放时,枯干还未发芽,故称“枯枝牡丹”。

卞公后人卞元亨(公元1329~1419年),元未明初人,曾是张士诚部将。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卞元亨归隐家乡,骑马回家时,用牡丹枝作“马鞭”,回到故乡盐城后,将“马鞭”插于地上,竟然抽枝发芽,后来长成“枯枝牡丹”。卞元亨不愿称臣于明朝,被朱元璋发配到辽宁10年,当他告别家人时,对牡丹说“待我南还花再开”。公元1403年,元亨得赦归来,牡丹沧桑,故园依旧,有感于爱妻10年相守之情,写下《戍归》一首和《咏牡丹》二首,其中写道:“牡丹本是亨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卞公及其后人卞元亨的故事感人至深。如今,枯枝牡丹园名扬四海,“枯枝牡丹”的风格和精神感染着每一位游客和听众。我国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枯枝牡丹园题写了楹联:“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这道出了枯枝牡丹的历史。


关于我们   服务说明   积分商城   协会工作汇报   协会章程  
洛阳市导游协会 豫ICP备16006145号 版权所有,联系电话:17537940221
请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友情链接: 洛阳旅行社  |   洛阳导游  |   洛阳旅游  |    洛阳一日游  |    洛阳出境游  |    洛阳牡丹花会  |   

扫一扫,加关注!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具体请咨询客服人员。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86963948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